荆州素有“鱼米之乡、中国粮仓”的美誉。粮食、水产品、畜禽产品产量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茅或全省首位,被誉为“全国淡水渔业第一大市”。近3年,全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年均交易量870万吨,年均成交额580亿元。
荆州如何发挥农业优势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打造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提交了《建设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助力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该提案与《关于推动在荆州高新区打造华中农产品集散中心的建议》并案列为2023年重点提案。
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志红在调研督办该提案落实情况时强调,要围绕目标定位,借机借力、乘势而上,加强品牌培育,加快交通项目、重大项目建设,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对上争取,精准合理配置,统筹抓好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建设有关工作落实落地。
市政协主席蒋鸿指出,广大政协委员要树立闭环意识,加强沟通协商、集思广益、跟踪督办,进一步提升提案工作质效。要结合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积极建言献策,在高质量发展中凝聚共识、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一年来,多个农业项目落地荆州,为打造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注入了强大活力。
2月12日,2023年全省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开门红”暨国家级荆州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开工仪式在荆州高新区举行,全市57个农业项目集中开工,18个农业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投资额148.35亿元;10月21日,荆州45个农产品加工及相关产业项目,在2023全国淡水渔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第六届楚菜美食博览会上成功签约。
当前,全市正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以“荆州味道”为主题,打造全方位、矩阵式宣传机制,同时正积极申报“国家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国牌,进一步提升“荆州国家级农产品交易集散基地”含金量。
与此同时,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有关部门,积极谋划江汉运河码头、保税贸易区、保税仓库区建设,开通荆州高新区“中欧班列”,推动企业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加强县域流通网络建设,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发展格局,畅通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渠道。
截至目前,荆州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已谋划40多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500亿元,其中全国淡水品批发市场等一批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两湖市场搬迁等一批项目正有序推进,中国供销集团聚焦惠农驿站、冷链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在中心规划园区内与荆州展开全方位、全产业链深入合作。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加紧项目调度、加强项目服务,加快建成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型、一站式的全国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助力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 |